编者按: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在细分市场领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,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生力军,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力量。
截至2024年底,江苏省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超过2000家,位居全国前列。剖析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。本报即日起推出专精特新“小巨人成长记”,通过一个个具体细微的故事,展示其以专注铸专长、以配套强产业、以创新赢市场,呈现出强劲发展韧性。
与印尼七省签署合作备忘录,在匈牙利落成新的分公司,计划设立米兰新的办公室……近几个月,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迅杰光远”)正加速全球化布局。“今年一季度,我们发布了全新品牌IAS,以‘Inclusive包容、Aspirational进取、Synergetic协同’为内核,开启品牌化、全球化的新征程。”公司创始人兼CEO阎巍说。
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业,凭借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领域的深耕与突破,推动光谱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现场,从中国本土迈向全球市场,书写了一段“小而精”的创新成长故事。
近红外光谱技术因其无损伤、快速检测的特点,被视为很多行业检测领域提质增效的关键工具。然而,传统设备因体积大、成本高长期受困实验室场景。迅杰光远便瞄准这一痛点,通过微机电系统(MEMS)、微组装等技术 实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设备的小型化和普惠化,让实险室设备走进了生产、贸易一线。
之后,公司进一步将技术嵌入工业场景,开发在线监测系统与定制化解决方案。例如,在次氯酸钠生产中,其开发的实时监测技术替代传统人工采样,实现实时准确检测,为控制反应终止点提供准确数据。目前,公司已构建起覆盖精准农业、收储贸易、食品加工、生物发酵、饲料工业等传统领域的快速分析系统,并前瞻布局新能源、半导体、精细化工等新兴领域,为不同场景打造定制化过程质量监测解决方案,实现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赋能千行百业。
“核心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决定我们必须走全球化道路。”营销副总裁叶凯说,公司的目标是在五年内使IAS成为全球近红外光谱分析领域的主要品牌之一。“为此,公司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和运营总部,在新加坡和欧洲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,并计划在东南亚、欧洲和北美建立更多分公司和工厂,构建‘本土化制造、本土化营销、本土化服务’的全球网络。”
他解释到,谷物原粮检测技术依托于庞大的模型数据库,确保分析结果的精确性。公司基本收集了国内所有产区的谷物数据,但由于气候和纬度的差异,同种谷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特性有所变化。“这就意味着,不能仅依赖中国的数据标准检测欧洲谷物,必须在当地收集大量样本,建立可信赖的本地数据模型库。”
IAS的“全过程服务”与有形设备产品一样,是公司的核心优势。“这是我们区别于许多国际仪器大厂的重要特色之一,为所有客户提供从定制方案、安装调试、使用培训到应用支持和售后维护的全过程服务。自2024年起,我们加速在全球主要市场建设这一服务体系,确保全球客户都能享受到IAS的优质服务。”他说。
自2021年起,迅杰光远已率先通过代理商合作成功实现产品出海,并于2023年在新加坡成立子公司,开启国际市场的品牌直销模式。其便携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远销亚洲、欧洲、北美等二十多个国家。截至2024年底,公司累计服务超4000家全球客户。
迅杰光远全球运营总部暨研发中心(中国)的研发、技术人员占比超40%,硕博学历占50%以上。强大研发团队和投入,支撑公司快速实现从研发、验证到生产、落地的全过程。2020年—2024年, 公司在食品加工、饲料加工、工业发酵、精细化工、新能源、半导体等行业成功落地多项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,并获评 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。
阎巍说,“我们坚持‘做精、做专’的理念,聚焦行业痛点,挖掘技术潜力。将昂贵实验室设备转化为便携式近红外光谱分析仪,推动先进技术进入生产、贸易一线。这一策略助力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很好成绩,也让我们看到了跨行业复制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。未来,将继续深耕技术,拓展应用场景,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、更精准的解决方案。”在AI技术的助力下, 公司也在自动化建模和模型自优化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未来将向全球用户提供“AI在线分析产品+AI计算平台+Agent建设服务”的智能化全栈解决方案。